这是网上对书的介绍:
石田裕辅原是普通上班族,小学时在路边看到一位青年骑着载满行囊的自行车飞驰而过,那身影成为他潜意识里追逐的形象。于是长年夜后发下“不去会死”的豪语,辞掉人人称羨的年夜企业工作,踏上世界之旅……
石田裕辅原是普通上班族,小学时在路边看到一位青年骑着载满行囊的自行车飞驰而过,那身影成为他潜意识里追逐的形象。于是长年夜后发下“不去会死”的豪语,辞掉人人称羨的年夜企业工作,踏上世界之旅……
石田裕辅(Yusuke Ishida),1969年诞生。高中一年级骑自行车周游和歌山县一周后,起头向往观光。高中二年级告竣“周游近畿一周”;年夜学时休学一年,完成“周游日本一周”。1995年辞去食品制造企业的工作,踏上周游世界之旅。在旅途各地写下老套的歌词,画了风景和人物素描,而且自我陶醉着。
蛮有趣的一本书,我一口气读完了。作者毕竟不是职业作家,文笔一般,陈述也过于粗略,但是环游世界是很多人心里埋藏过的一个梦想,所以单是这点,这本书就能吸引人呢。
书上照片不多,作者是90年代末开始出发的,花了七年半的时间完成骑自行车环绕世界一周。那时的配备当然不如现在了,如今环游世界肯定要配上个Gopro相机,可以随时录制视频,旅行的记录就会大大丰富了。
书上照片不多,作者是90年代末开始出发的,花了七年半的时间完成骑自行车环绕世界一周。那时的配备当然不如现在了,如今环游世界肯定要配上个Gopro相机,可以随时录制视频,旅行的记录就会大大丰富了。
书中有几个有趣的情节让人记忆犹新:
作者在路上结伴的一个同样单车旅行的日本人,因为在酒店里被偷了钱和自行车,不得于只好买了一部便宜的中国制造的自行车。结果....作者说:他从来没见过质量可以差到这样的自行车了。没骑多远,就开始一个部件一个部件地掉落。嗨,真让人又好笑又脸红。中国制造啊中国制造,让世界上最严谨认真的民族用了,不大跌眼镜才怪了。
还有作者描述他每次走入一个偏僻的非洲小村庄的时候,就会有几十个小孩呼啦啦一拥而上,就像看怪物地瞪着他看。这时候的他,只要随手捡起地上的一根树枝,这群小孩就呼啦啦地一下子跑开,以为他要打他们。他用树枝在地上给自己画了一个大圆圈。不出所料,几分钟,小孩们又哗啦啦地再度围上来,只是这次,他们都乖乖地自动地站在了圆圈之外。这样的情景在不同的村落里不断地重复着,无一例外。多好玩啊。
我对那些风景的描述倒没什么感想。让人感兴趣的是路上遇上的人,那些邀请他去家里留宿的好心人,那些路上遇到的同样做单车旅行的日本人。还有很能感受作者对非洲的眷恋。大概只有那片地球上唯一的还保留着原始和淳朴的土地,和自然动物于人的和谐共处的景象最能震撼你的心灵吧。
只是好奇的是为什么他们这写单车游客就喜欢自己一个人旅行呢?结伴游不是更安全更好吗?虽然作者说自己骑就可以不用妥协其他人的进度,可以完全按自己的路线自己的速度前进,那种自由是结伴旅行不可比拟的,但是如果有个脾气相投的游客路上做伴,那应该是好太多吧。
还有书中没有提到作者的父母。我不知道对家里有做这样危险旅行的孩子,爸妈的心脏是否承受得了。不过读完这书,我有个冲动就是等我儿子十岁左右可以带他骑自行车到周围各个大大小小的自行车道骑骑,也感受感受。
书中很多地方我觉得应该多点笔墨,可是作者大多一两句带过了。大概是旅程太丰富,该说的太多了。
我想假如我做个环游世界的旅行,我就会略过那些人烟罕至的地方。我会坐交通工具飞到一个地方,然后生活上一两个月时间,再换一个地方,以此来体会当地的民俗风情,因为我对人俗风情比自然景观更感兴趣一些。
读这本书,也让我想起了小学中学大学骑自行车自由自在地穿街走巷的感觉。惊觉已经有二十年没再骑自行车了。美国这里骑自行车要有自行车道才行,自行车只能作为一种运动工具而不能是交通工具,我已经好久好久没再摸过自行车了。也蛮怀念在自行车上那种逆风而驰的感觉了。
书中有句警句值得分享:行动一展开,自然就会产生力量。想到什么就去做,不要给将来留下遗憾。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